1993年8月20日,军委常务会议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:下令军以下的作战部队不得再从事任何形式的经营性生产。这一决定出台后不久,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便前往成都军区开展调研,了解实际情况。
回到北京后,张震将调研结果写成报告提交给了军委。然而,令他意外的是,军委在审阅了报告后,做出了一个与原决定相悖的决定:批准保留全军范围内1800多个部队工厂。这个决定在军队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应。
究竟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响呢?大家不难猜到,原因在于军委之前已经发布了严格的指令,要求所有军以下的部队停止从事经营活动。这个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力,毕竟,军队参与经营活动已经有十多年了。更何况,在这关键时刻,军委竟特批了1800多个工厂保留,这让其他未被保留的企业感到不满,甚至产生了是否可以保留自己单位的幻想。
很快,军委注意到了这种反应。张震也在一次会议上专门提到这个问题,强调必须坚决执行“部队不得经商”的命令,任何松懈和妥协都可能使得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。但他也指出,执行这一命令时不能过于死板,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区分,避免教条主义。他提到,在成都军区调研时发现,许多驻扎在边远地区的部队,尤其是西藏等地,官兵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,驻地的经济环境也相当落后,很多部队面临着财政困境。
展开剩余70%在这种背景下,部队的家属,尤其是随军来部队的配偶和子女,往往难以在部队附近找到合适的工作。她们远离故乡来此,不仅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贡献,还面临着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。为了帮助这些家属,许多部队自发开设了工厂,以解决家属的就业问题。有的工厂经营得相当成功,家属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也很满意。
但随着部队停止经营性活动,这些工厂将面临关闭,家属的就业问题依旧无法解决。为了进一步稳定部队的士气,激发官兵的工作积极性,成都军区的许多部队提出,是否可以保留这些专门为家属提供就业机会的工厂。张震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建议,这些工厂的性质与其他部队经营企业不同,完全可以予以保留。他在提交的报告中明确建议:“为了安置家属及其子女就业而设立的家属工厂,应该允许保留。”
在审阅张震的报告后,军委其他领导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,最终决定允许保留这些工厂,并批准全军范围内的1800多个工厂继续运营,以解决家属的就业问题。
事实上,张震副主席在推动军队停止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自己也曾亲身体验过这一问题。1990年春,张震上任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。然而,在他的任期内,国防大学因为经营活动而引发了两件令他深刻印象的事件。
其中一起是留学生系参与羊绒买卖,由于经营不善,导致亏损数十万元,并因此引发了系党委班子内部的巨大矛盾。张震不得不亲自出面,帮助他们处理后续事宜,调查原因,追责定责,耗费了大量的精力。另一起则更为棘手,他因为国防大学与地方经济发生纠纷,竟然被告上法庭,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他成了被告。这使得他在处理这些经济纠纷的过程中,完全失去了抓部队建设的精力。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,军队如果继续从事经营活动,势必会对其战斗力造成严重影响。
上任军委副主席后,张震专门进行了调研,并对军队的经营现状进行了统计,结果让他大吃一惊:全军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实体已达到上万个,涉及的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。许多人只关注盈利,忽视了部队的战斗力,甚至有一些人利用公有资产,进行权钱交易,这严重损害了部队的形象。
因此,张震在多方呼吁下,提出军队应“吃皇粮,开正门”,停止经营活动,专注于军事任务。1992年底,军委发布了通知,明确指出军队的经营规模不宜继续扩大,1993年进一步明确下达命令,要求军以下的作战部队一律停止所有经营性活动。
发布于:天津市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